close
24小時開著空調,都不能抵擋室外灼人的溫度,那些相對涼爽又不那麼無聊的文化場所,就成瞭很多市民的避暑首選:一邊享受著炎炎夏日裡的清涼,一邊還能讀書看雜志,充實地打發時間,再舒舒服服地回傢沖個涼刷個片睡覺,暑熱慢慢也就熬過去瞭。
這兩天,記者陸續走訪瞭杭州幾大圖書館和書店,和在這裡納涼的讀者,進行瞭一次親密接觸。
杭圖和浙圖:比平時多接待三四成讀者
對很多老杭州來說,納涼,圖書館是首選,有桌有椅有空調,有書有電有網絡。
最重要的是,圖書館是零消費的公共服務設施,從早上9點開館坐到傍晚5點閉館,一點壓力都沒有。
這其中,地理位置和交通都很占優勢的杭州圖書館,就是首選瞭。
高溫天確實帶來瞭比以往更多的讀者,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說,很多人開館前就來排隊。
7月26日早上7點半,記者到達杭州圖書館的時候,門口除瞭晨練的老人,還有幾位坐在臺階上等待開門的讀者。
傢住鼓樓的劉醫生,7點鐘就到瞭,“今天休息,我本來就起得早,早點來,裡面的閱覽室是9點開門,來晚瞭就沒座兒瞭。”
7點40分,柳小姐從濱江趕到瞭杭圖。她是小學老師,除瞭雙肩包,還帶瞭一個超大的帆佈袋。已經連續來杭圖泡瞭一個星期的她,準備充分:圖書館提供免費開水,隻需帶點面包,就可以從早上坐到晚上:“等我男朋友下班瞭,再來順道接我回去,我們傢空調不太靈,白天待傢裡吃不消。”
在杭圖市台中二手生財器具民中心館大廳,有一臺訪客計數器。
記者註意到,8點半之前的當日訪客量是208人次,到瞭9點,猛地飆升到832人,激增瞭624個人。
所有人都聚集在閱覽室門口,等待保安開門。
同樣場面,發生在7點半的浙江圖書館門口。第二天記者來到瞭位於曙光路的浙圖,不管是暑期留校的大學生,還是負責帶孫子的爺爺奶奶,水杯飲料、面包水果、毛巾扇子,一樣不少。
浙江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朋友圈發瞭一張閱覽室開放之前的照片,彎曲的讀者隊伍從門口一直延伸到瞭休閑區,“今年夏天,讀者比平時增加瞭三到四成左右。”因為人太多,很多人來遲瞭就沒座位,浙圖還特地去購買瞭一批座墊,鋪在地上給大傢用。
根據杭州圖書館的統計,就7月17日~25日這一周,擁有2200多個閱覽座位的杭圖市民中心館,接待瞭近10萬讀者,比平時一周的接待人數增加瞭近四成。
記者打探到,除瞭上面這兩個杭圖、浙圖的“本館”外,杭圖位於濱江的科技分館,以及位於曙光路的少兒圖書館,高溫天日均人流量增加還隻有一成左右,相對來說還有比較充裕的接待空間,大傢可以往那邊分流。
這些書店和文獻館 都還有接客空當
除瞭杭圖、浙圖,城區裡各大新華書店之外,還有一些不錯的文化場所也是避暑首選。
就像前兩天,杭宸書店的老板李國程發瞭一條朋友圈:入瞭夜的書店,書架前的臺階上幾乎坐滿瞭人。
“感覺我們快趕上宜傢瞭,夏天位置嚴重不夠用。”李國程說。
杭宸是去年剛開的書店,建築面積2200 ,一度是杭州面積最大的民營書店。
因為帶有社區書店的屬性,又因為城北目前鮮少大型的文化消費場所,因此,杭宸書店吸引的不僅僅是所在社區的居民,還有不少白天上班的讀者,會選在傍晚到書店來消暑聊天。
“我們的高峰主要集中在晚上。”曉風書店的老板薑愛軍告訴記者,“體育場路店隻有20個位置,白天店裡人不多,逗留時間也不長。晚上7點以後再來,就沒有位置瞭,主要是父母帶著小孩來親子閱讀的。以前晚上10點就可以關門走人,現在延遲到10點半,才開始提醒客人,說我們要關門。”
因為天氣太熱,曉風書屋把空調從25攝氏度降到瞭22攝氏度,“涼快一點,大傢挑書台中二手冰櫃收購看書的情緒也會好一點。”薑愛軍說。
近年許多文化場所強強聯手的做法,也為大傢提供瞭一些新的納涼選擇,比如中絲博的曉風書屋,相比城中的幾傢分店,有60多個座位,比較寬敞,白天人也不是很多。
還有開在各大商業體裡的書店,比如利星名品廣場裡今年新開張的“最天使”,客流量都還不是特別大,去納涼的,大多是爺爺奶奶帶著小孩,並沒有出現爆滿的情況,空間也大,對讀者挺友好的。
還有今年剛剛開張的浙江非遺文獻館,雖然也是開門之前就有人排隊,但台中中古設備收購隊伍並不長。文獻館9點開門,200多個座位到10點半左右會坐滿,但中午吃飯時間一直到下午2點左右,館內都沒有太多人,這也是一天內最熱的時間段,是避暑讀書的好選擇。
但工作人員也提醒:“我們不是專業的自習室,周末還會有非遺技藝的活態展示,這個月都是雕版印刷,特別受小朋友歡迎,所以不能保證館內會是一個安靜的狀態。”
正文已結束,您可以按alt+4進行評論
全站熱搜